当教育的热忱与夏日的炽热相遇,一场以爱为帆、以责为桨的家访航程,在生物工程与健康学院温情启幕。为深化家校协同,传递育人温度,夯实学生党员培养根基,学院领导班子、学科竞赛指导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组成暑期家访团,开启了全方位家访行动。从学生预备党员思想引领,到学科竞赛人才培育,再到全体学生成长陪伴,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聚焦党员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陈同学、毛同学作为学院首批学生预备党员,他们的思想成长备受关注。院党委书记李楠、副书记刘奕、辅导员朱一雷前往孝感,奔赴学生家中,开启“党建+家访”的深度对话。家访现场,老师们带来了“党建实践拼图”:从志愿服务的剪影,到学科竞赛备赛的思辨火花,再到“党员责任岗”的坚守日常,将抽象的“政治标准”转化为具象的成长故事。

“发展党员不是‘选尖子’,而是播撒‘信仰种子’”,李楠与家长围坐时强调,学院发展党员坚守“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作用突出”的标准,既关注学业进步,更重视理想信念塑造。作为院党委发展的首批预备党员,要珍惜荣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中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家校同心,引导他们以党员身份为标杆,在服务社会中淬炼初心、砥砺担当。“个人优秀一定要带动集体优秀”刘奕也鼓励他们将预备期视为新的起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学持续进步。家长们深受触动,感慨学院育人的深度与温度,表示将携手学院,助力孩子让青春在党旗下熠熠生辉。

以赛促学,点燃创新之火
为精准助力学科竞赛团队成员的成长与发展,学院学科竞赛指导老师王俊杰专程走访了刘同学的家庭。王老师不仅关心刘同学的暑假备赛进展,更关注其学习状态和成长规划。家访过程中,王俊杰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刘同学在团队中的表现,并就其学业规划、备赛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与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实地查看了刘同学的暑期学习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议和假期学习计划,鼓励他利用好假期时间攻克难点,磨砺意志品质。王老师特别指出,参与高水平竞赛是锤炼综合素质的宝贵经历,鼓励刘同学将竞赛中培养的韧性和专注力运用到更广阔的学习生活中。这种“送教上门”的关怀形式,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和家长的信心。

覆盖全体学生,传递育人温度
育人需全域覆盖,关怀不分距离。学院辅导员与各班班主任同步行动,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普访。线下,老师们踏入学生家门,看生活环境、聊成长故事,把学院的育人举措讲细、把学生的进步说透;线上,视频连线跨越山海,与各地家庭“云端”对话,反馈学业表现、解答发展困惑、强调暑期安全。无论线下的促膝长谈,还是线上的温情互动,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念:学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愿与家庭并肩,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引方向。
从预备党员的思想引领,到竞赛人才的潜力挖掘,再到全体学生的成长守护,生康学院的家访行动,既是一次育人理念的落地,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践行。家访架起的不仅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更是学院与家庭共同托举学生未来的阶梯。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家访机制,以党建为魂、育人为本,让家校协同的暖流,浇灌出更多青春成长之花,助力学子们以坚定信念、过硬本领,奔赴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